從收容所到你懷裡:一場與毛孩命中注定的重逢

 每個去過動物收容所的人,或許都曾有過同樣的感受:那些眼神充滿渴望的狗狗和貓咪,不斷探出頭來,只希望能被多看一眼。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來到這裡,但他們知道,門口那個走進來的人,可能就是自己命運的轉捩點。

我第一次領養寵物是在五年前。那天原本只是陪朋友去看看她在網上看中的一隻貓。結果,她沒中意任何一隻,我卻在角落發現了一隻名叫 Milo 的小狗——一隻年紀不小的臘腸犬混種,毛有些打結,眼神卻異常溫柔。工作人員說,他在這裡已經快一年了,沒有人願意領養一隻年長的狗。但我知道,我們是在等彼此的人。



很多人不知道,其實每一次領養,不只是拯救了一條生命,也是在支持一種更人道、更有責任感的養寵方式。寵物不是商品,不該被批量生產,更不該為了外貌與血統,被困在那些被稱為「繁殖場」的工廠裡。那些地方裡,狗媽媽一次又一次地生產,從未真正被擁抱過,也從未自由奔跑過。而收容所裡,無論是活潑的小奶貓,還是沉穩的老年犬,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訴你:「給我一次機會,我會是你最忠實的朋友。」

有人說收容所找不到純種寵物,其實並不正確。據統計,大約每五隻收容所動物中就有一只是純種的。就拿我朋友 Alison 來說,她本來想花幾千美元買一隻黃金獵犬,後來卻在本地的救援組織網站上,看見了一隻被棄養的純種黃金獵犬。原本的主人因為搬家不得不忍痛送走牠。現在,牠成了 Alison 兩個孩子最親密的玩伴。

而領養還有一項非常實際的好處:可以省下不少錢。現在從寵物店或正規繁殖者那裡購買一隻狗,往往動輒幾千美元。但大多數收容所的領養費用不僅遠低於這個價格,還通常包含了絕育手術、疫苗、除蟲和晶片等基本醫療服務。對於初次養寵物的人來說,這些費用本來會是一大筆開銷,而選擇收容所的動物,就像選了一條更貼心、更有責任感的路。

有人可能會擔心:收容所的動物是不是「有問題」才會被送來?其實,大多數動物來到收容所,並不是牠們做錯了什麼。牠們可能因為原主人的經濟困難、搬遷、健康因素或家庭改變等原因而失去了原來的家。牠們需要的,只是一個重新被信任、被接納的機會。

我還記得 Milo 剛來我家的頭幾天,一開始很拘謹,連吃飯都不敢靠近我。但慢慢地,牠開始在我沙發邊打盹,晚上也會自己鑽進我腳邊的毛毯裡。那種從不信任到全然依賴的過程,讓人忍不住落淚。

更令人感動的是,當你從收容所帶走一隻寵物,不僅拯救了牠的生命,也是在為另一隻動物騰出空間。收容所的資源非常有限,每一隻被成功領養的動物,都會讓新的流浪動物有機會獲得庇護與照顧。就像我的同事 Ben 說的:「我帶走了 Mocha,不只是給了牠一個家,也給了下一隻走進來的狗一個生還的機會。」

對於正在考慮領養的人來說,現在的資源其實非常豐富。不論是透過 Petfinder、Adopt-a-Pet、Best Friends 這樣的平台,或是 PetSmart、Petco 舉辦的領養活動,你都可以輕鬆找到合適的寵物。很多時候,收容所的工作人員比你自己還清楚哪隻動物適合你。他們會詢問你是否有其他寵物、家中是否有小孩、生活節奏如何,並幫你配對。這比單憑外貌挑選,要來得實際得多。

領養是一段雙向改變的旅程。你或許會以為自己救了牠,但其實,在很多個疲憊回家、情緒低落、孤單無助的夜晚,是牠用濕漉漉的鼻子、輕輕的舔舐和靜靜的陪伴,療癒了你。

所以,如果你正在考慮多一位家庭成員,不妨走進你附近的收容所看看。你也許不會馬上知道哪一隻是命中注定,但你會知道,有一雙眼睛正在等你。或許,那一次的邂逅,就會改變你和牠的一生。

留言